北京青爱教育基金会

热门关键词: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 项目动态 » 慈善事业,是不是党的事业?

慈善事业,是不是党的事业?

返回列表加入收藏加入收藏 来源:青爱 发布日期:2012-05-22 浏览:-|

1.一个纠结慈善界,导致精神分裂的问题

To be, or not to be. 是,或者不是。这是一个问题。

慈善事业,是党的事业。我提出这个意见,并且指出其出处,乃是2008年12月5日,胡锦涛在会见出席中华慈善大会代表时发表的重要讲话。有人指出:这篇讲话当中并没有讲到“慈善事业是党的事业”这句话,因此提出质疑。

我的回答是:慈善事业不是党的事业吗?从此篇讲话中,如果不能推论出来,慈善事业是党的事业,或者,慈善事业,是党的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的话,那只能说明,慈善界的政治敏感稍微迟钝一点,没有能够充分领会总书记讲话精神。也说明慈善界还缺乏理论勇气和政治担当,没有拿出舍我其谁、当仁不让的大丈夫气概。又或者可以说,慈善界缺乏善巧方便,不懂得借势。这也是个能力问题。不懂得善用形势。没有这个善意或乖巧,慈善事业怎么样取得大的发展?等而下之,还可以说,慈善界身段不够柔软。这个柔软不会丧失人格,因为慈善事业的发展,本来需要悲心,柔软的心。

当下中国,慈善事业正在蓬勃兴起,已成为中国社会最有活力的领域,势必会成为中国社会生活新的生长点,也是社会改革的突破口。对于这样一个时代大势,对于这样一股潮流,对于这样一股力量,在中国语境下,自然会面临一个问题:即是在顶层设计当中,在国家学说当中,如何找到它的位置?说白一点,就是慈善理论界所困惑的:慈善事业到底怎样定位?这个问题,长期纠结慈善界,导致其或多或少有一点精神分裂,有一点神经质。

2.一个给力的解读

这个定位的问题,如果删繁就简、开门见山,可以归结为一个问题:慈善事业和党的事业,是个什么关系?把这个问题提出来,问题就没有了。问题提得好,就等于解决了一半。对这个问题,不只是解决了一半,而是解决了根本。余下的问题,就一通百达了。

慈善事业是党的事业,从最近几十年的历史看,点出这个定位,非常必要——这个,从新中国慈善事业的历史中可以看出门道——1991年,大百科全书还将慈善称为伪善;1994年,中华慈善总会成立。到2005年,温家宝总理才首次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加快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支持慈善事业发展。”此后每年的《报告》当中都有类似提法。

至于2008年12月5日,这个问题才揭了盖子,点破了。这一天,胡锦涛总书记在李克强、回良玉、令计划、华建敏、马凯、杜青林、钱运录和中央军委委员李继耐等的陪同下,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亲切会见出席民政部举办的中华慈善大会的代表,并发表了长篇讲话。

后来,民政部发了通知,要求全国民政部门学习这个讲话。通知中说:胡锦涛总书记的讲话,“集中体现了党和政府关于发展慈善事业的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是指导我们做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慈善工作的纲领性文件。”我是不知道,民政部门的学习,得出了什么样的结论?悟到了什么?我本人身在江湖,不是公务员,不是事业单位,身份上是草根,搞这个青爱工程,也还在初级阶段。我看这个讲话,得出的结论就这一条:慈善事业,是党的事业。

我从网上查到,2008年12月08日,新华网有署名文章解读这个讲话。文章说:“胡锦涛作为党和国家最高领导人发表这番讲话,可以视为向全党、全国发出了加快我国慈善事业发展的动员令。党和国家最高领导人专就慈善问题在公开场合发表如此全面系统的讲话,胡锦涛总书记是第一人。胡总书记之所以强调要‘高度重视慈善事业’,‘把各方面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是因为我国慈善事业尚处于起步阶段,与经济和社会发展很不适应,必须加快发展。”

这个解读,当然是很给力的,而且也是非常卖力的,对我启发很大。我原来并不晓得,之前的慈善事业,没有什么政治待遇、历史高度。从这个解读得到启发,回头去留意慈善的当代史,才晓得这个讲话,确实是一个转捩点,一个里程碑。慈善事业的定性、定位的问题,已经是瓜熟蒂落。但是,这个解读的力度,还是隔了一层。还是没有点破。话不说不明,理不讲不透。所以,还是要把这个话讲明。

3.中国党和政府,一定会踏上这个鼓点

慈善事业,就是党的事业。而且势必要成为未来一段时间内,党的工作重点。为什么这样讲?这个不但是理论上的推导,而且已经在现实中发生了。

理论上的推导,我们有“三个三十年”的说法已经很明确地提出下一个三十年的历史任务,中国党和政府,一定会踏上这个鼓点。这个历史任务是什么?这么几段话可以概括:

2009年新中国成立已经60周年,第一个三十年,可称为政治的三十年、第一部门的三十年,哲学上“一分为二”,口号是“以阶级斗争为纲”;第二个三十年,可看成经济和第二部门的三十年,哲学上“合二而一”,口号是“不管白猫黑猫,抓到耗子就是好猫”,实践中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未来三十年,中国往哪里去?中国历史的下一脚步,必然迈到文化改革和社会改革上来。只有通过文化改革和社会改革,才能完成第一个三十年和第二个三十年留下的繁重作业:第一个三十年留下的道德传统断裂,后一个三十年留下的两极分化和环境破坏。这两种作业都不做的话,中国社会的每个细胞都有溃败的可能。此一风险,从根本上治,必须从“心”入手。由此判断,未来三十年,必是中国进行文化改革和社会改革的三十年。文化改革解决“心”与“因”的问题,社会改革解决“境”和“缘”的问题。

这两个改革的交汇处,就是慈善事业。慈善不是捐款,心是根本。慈心作善。慈了心,作才善。岂不闻,“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先富帮后富”的政治承诺言犹在耳。但心不慈的话,先富岂肯帮后富?

心怎么慈法?心慈不是怯懦,而是需要一系列的建设与支持,关键在机制。胡总书记在讲话中说:“要进一步完善‘政府推动、民间运作、社会参与、各方协作’的慈善事业发展机制,充分发挥社会各界的作用,共同推进慈善事业的健康快速发展,为我国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4.NGO不是西方独有的东西,中国有自己的NGO

这一套机制建设,实际上和另一套机制建设“重”了,重叠了,或者说是有交叉。另一套是哪一套?

前两天,中央开会,九大常委都出席,参会的是省部级主要领导。具体是2月19日,胡锦涛总书记又发表重要讲话:扎扎实实提高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管理体系。

讲话的中心思想是:“提高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加强社会管理法律、体制、能力建设,维护人民群众权益,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保持社会良好秩序,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管理体系,确保社会既充满活力又和谐稳定。”

咱们看看这两个机制或体制。当然了,这两个东西有区别。体制大些,机制小些。体制是结构,像楼的钢筋水泥结构,是不能动的,很固定的,带有根本性的;机制是让这楼生存和运转的水电器和电梯,及其运作规范,是在体制内起作用的家家伙伙、功能单位。

慈善事业发展机制,是四个关键词:“政府推动、民间运作、社会参与、各方协作”。 社会管理格局,或者社会管理体制,也是四个关键词:“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

很显然地,慈善事业发展机制,要比社会管理体制小。前者是儿子,后者是爹。但是后者要实现的一些核心目标,离了前者实际上是不转的。比如说,要加强“社会管理的体制建设和能力建设”,“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确保社会既充满活力又和谐稳定”,这些个事情,你离开了公益慈善事业,你不考虑建立中国特色的民间组织,这些个事情都是没法玩的,这些目标也没有技术手段去实现。

关于这个问题,它有一个很简单的表述,我称之为“溢出现象”。泉水流出来,上一个池子装满了,必然溢出到下一个池子;下一个池子也满了,必然溢出去。如果不接着修第三个池子,这水就横流了。所以要修第三个池子以收拾住。什么意思?政府是第一部门,是第一个池子;企业和市场是第二部门,是第二个池子。早年,凡是识字的,都收到政府里来了,都叫人才。后来人才太多,政府门槛提高了,还是不行,所以放水了,改革了,大家下海了。现在是市场和企业也饱和了,至少是大学生毕业,要进企业要打破头,进政府就更难了。现在必须有第三个池子——就是社会。社会不是一盘散沙,而是一个一个的小圈子。那就是种种形式的NGO。

民智和钱,第一部门、第二部门已经装不下了,一定流向社会。难道不是吗?从人头看,是如此;就是不从人头看,而是只看一个人,也是如此。退休的人,老人,也是从社会走向第一部门、第二部门。老了,脑子还灵光,腿脚还灵活,又有退休金,他们是带着这些回归社会。如何把这些人组织起来,乃至于站在官本位的角度考虑,那就是如何把这些人管理起来?你都要靠NGO。就像市场不姓资也不姓社一样,中国的管理层当中,有相当一些人已经找到了这个自信,可以依葫芦画瓢地说这个话了:“NGO不是西方独有的东西,中国有自己的NGO。”纵现在还没有人说,我相信不久会有人比我说得响。

5.骨中的骨,肉中的肉——慈善事业发展机制与社会管理体制之关系

NGO这个东西,在目前中国,大概有四个类别:政府办的,官办非政府组织;企业办的;草根的;国外海外的代表处、分支机构。政府主导的,比如说中国字头的大基金会,其中慈善总会所占份额最大。两个1600能说明一点问题:到2010年,县级以上慈善会是1600家,青岛市的慈善机构,包括村级的慈善工作站,也是1600家。我认为,这个体系,是中国走向未来三十年的重要资粮。这个是党走过未来三十年,非常重要的一条腿。缺了这条腿,第三个三十年走不顺当。

从这个角度讲,党的事业,未必都通过政府来实现。党定下来的,“政府推动、民间运作、社会参与、各方协作”的慈善事业发展机制,就是要在政府的帮助下,让第三部门这条腿,从无到有,从细到粗,变成让中华民族,不但站起来,而且奔跑得很均衡,可以健步如飞的力量。诚如是,四类NGO,如何博弈角力,均衡互补,前景也依稀可辨。

也是四个关键词的社会管理体制:“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与“政府推动、民间运作、社会参与、各方协作”的慈善事业发展机制,有着怎样的相互关系?后者,会不会是前者“骨中的骨,肉中的肉”?我认为是的。

2011年2月18日,人民日报发表署名李培林的文章:创新社会管理是我国改革新任务,其中提到:“如何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管理理论,创新社会管理体制,构建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社会管理新格局,实现社会和谐稳定,既是当前理论界关注的重要前沿课题,也是人们关心的重大现实问题。”

但是究竟“如何形成”呢?这个“理论界关注的重要前沿课题、人们关心的重大现实问题”如何破题呢?也许是屁股决定的,我是想都不用想,破题不在别处,就在此处——慈善事业,是党的事业。

本文标签:青爱教育 爱滋病 艾滋病 性教育 传统文化 慈善教育

相关项目动态相关项目动态

最新资讯文章最新资讯文章

服务热线010-84404273

关注微信更好服务关注微信更好服务
咨询咨询 微信微信二维码 地址地址 TOP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