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艾研究员王璐博士指出:我国青年学生对艾滋病认知存在误区
返回列表
加入收藏 来源:青爱 发布日期:2016-02-03 浏览:-|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性病艾滋病预防控制中心研究员王璐博士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性病艾滋病预防控制中心研究员王璐博士近日在京表示,据对全国66个青年学生HIV哨点监测调查的结果显示,青年学生对艾滋病的认识还存在不少误区,要重视和加强我国青少年艾滋病防治教育工作,使更多学生了解和掌握艾滋病基本知识和防治策略。
王璐是在以青少年防艾教育和性健康教育为主题的青爱工程首期种子师资培训寒假班上作上述表示的。她指出,不少青年学生误认为艾滋病离校园很遥远,存在好奇和侥幸心理,甚至抱有“自我性解放”等错误认识或逻辑。针对上述问题,宣传教育是艾滋病防治最好的社会疫苗。
她同时表示,我国艾滋病疫情一直处于低流行状态,但也面临着不少挑战,这主要是:艾滋病疫情可能在一定时期内继续上升,重点人群和部分地区疫情严重;社会歧视依然存在,感染者不知道或不愿意暴露感染状况;既往报告感染者陆续进入发病期,艾滋病成为法定传染病中死亡人数最多的疾病等。
据了解,近年来,艾滋病入侵校园、感染者日趋低龄化、男男同性恋成为学生感染艾滋病主要群体等问题突出。截至2015年10月底,我国报告存活的15-24岁青年学生艾滋病感染者和病人9152例。2008年平均每天发现1-2名感染艾滋病的学生,而到2015年,这一数字增长到每天8-9名,青少年艾滋病防治教育工作的任务艰巨。
种子老师培训现场
种子老师培训现场
青爱工程首期种子师资培训寒假班25日在北京开班,来自北京、河北、黑龙江、辽宁、甘肃、陕西、河南、山东、江苏、四川、重庆、云南、青海、内蒙等地的青爱小屋示范教师50人参加培训。这是继去年7月之后,针对同一批种子师资开展的第二期培训。青爱工程计划对这批参训教师开展为期4年、共计8轮的专题培训,使这批示范教师成为各地学校青少年防艾和性健康教育领域的骨干老师,带动各地师资培训以及家长课堂、学校课程、公益讲座的开设等。
中国青少年艾滋病防治教育工程(简称“青爱工程”)于2006年12月启动,秉承“青少年艾滋病防治,学校是基本面,性教育是主战场”的理念,在全国范围大中小学幼儿园开展青爱小屋的试点建设。目前,已在全国20个省市区625所学校共建青爱小屋,并建立项目基地9家,工作站9家。
本文标签:青爱教育 爱滋病 艾滋病 性教育 传统文化 慈善教育
相关项目动态
- 两岸一家,让爱起飞——北京青爱教育基金会与台湾周大观文教基金会联合主办公益交流活动圆满举行
- 青爱基金会主办联合国可持续发展高级别论坛边会——以创新与包容赋能青年,共绘2030可持续发展愿景
- 彭丽媛出席2025年“爱在阳光下”夏令营开营式
- 2025年6月活动反馈
- 彭丽媛出席2025年“鼓岭缘”中美青少年联谊活动
- 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美好社会——探索中国式教育创新国际交流会在京举行
- 英雄精神 薪火相传——青爱基金会携手土壤中心助力隆化教育振兴
- 青爱故事 | 深山沟里,与时间赛跑的“蝴蝶宝贝”
- “爱的教育公益行”全国图展(2025年 第2期)
- 青爱工程国际爱心大使参与“文明对话——中国的茶与服饰”活动,助力中国公益理念国际传播
最新资讯文章
- 两岸一家,让爱起飞——北京青爱教育基金会与台湾周大观文教基金会联合主办公益交流活动圆满举行
- 青爱基金会主办联合国可持续发展高级别论坛边会——以创新与包容赋能青年,共绘2030可持续发展愿景
- 彭丽媛出席2025年“爱在阳光下”夏令营开营式
- 2025年6月活动反馈
- 彭丽媛出席2025年“鼓岭缘”中美青少年联谊活动
- 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美好社会——探索中国式教育创新国际交流会在京举行
- 英雄精神 薪火相传——青爱基金会携手土壤中心助力隆化教育振兴
- 青爱故事 | 深山沟里,与时间赛跑的“蝴蝶宝贝”
- “爱的教育公益行”全国图展(2025年 第2期)
- 青爱工程国际爱心大使参与“文明对话——中国的茶与服饰”活动,助力中国公益理念国际传播
服务热线010-8440427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