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性教育”,性教育的教育目的是什么?
返回列表
加入收藏 来源:青爱 发布日期:2014-10-29 |
一、性教育
虽然某些性教育已是许多学校的课程之一,但在许多国家仍是备受争;争论要教多少内容,争论何种年龄的学童需要被教导避孕和安全性行为以及争论道德教育需不需要被包括在内或排除。尤其是在美国,部分性方面的主题仍有许多具争议的讨论。主要的争议重点在未成年人的性自由是宝贵的还是有害的,对避孕技术的教导如保险套或生殖控制药片增加还是减少婚姻的枷锁、青少年怀孕和性病。艾滋病(AIDS)的存在让性教育的主题更加有急迫性。
二、道德教育
一般人将性教育视为减少如未受保护的性行为之类风险行为的必要措施,以及使个体从事个人性活动时能作出明智的决定。除此之外广义的性教育包括接受同性恋(同志教育),但不是如某些保守人士认为的将学生教成同性恋。
另一个对性教育的观点,在历史上受到性学家如Wihelm Reich和心理学家如佛洛伊德与James W.Prescott等的启发,认为性教育的目的是个人对自己身体的控制与社会控制的解放。这个观点的提倡者关心一个政治问题:道德观该由社会还是个人指导?性教育因此可以当作提供个体必须的知识来解放社会组织所造成的性压抑,使个体自行做决定。性压抑则可能被视为是社会性有害的。 对美国另一群大且有舆论力量的对性教育议题团体来说,他们关心的政治问题是道德观该由国家还是家庭指导?他们认为性行为的指导应该留在家门内,而性教育代表政府的介入。他们亦宣称有些性教育课程意图破坏先前存在的守身如玉的概念且鼓励接受如同性恋跟婚前性行为等行为并不违反道德。他们指出如Coalition for Positive Sexuality的网站作为例子。
女同男同双性恋跟跨性别(通称LGBT)年轻人性,虽是人类的本能,但它并不像呼吸和饮食可以不学自会,古人早就说过,性不学则损天命,丧伦理。
性教育就是对受教育者进行有关性科学、性道德和性文明教育培养的社会化过程。性教育不只是读一本书,听一次讲座或看一次录像,而是一个涉及家庭、学校和全社会的教育系统工程,也是一个随受教育者年龄不断发展的再社会化过程。
三、教育目的
(1)使个人获得与年龄增长相一致的有关性生理、心理和感情上的应有知识。
(2)使个人对性发展中出现的种种现象(包括自己和他人)能采取客观和理解的态度。
(3)消除个人在性发展和性行为中的焦虑和恐惧等种种不良情绪,促进身心健康。
(4)帮助人们正确地认识与处理男女两性关系及其相关的道德与法律,增进对自己性行为所负的责任感。
(5)帮助人们建立和谐的婚姻关系和科学文明的性生活,促进社会稳定。
(6)抵御色情作品、娼妓对人们身心健康的毒害,促进社会精神文明。
(7)普及优生、优育知识,促进人口素质的提高。
(8)促进健康的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形成,防止性放纵和性罪错。
本文标签:青爱小屋 青爱工程 青爱基金会 中国青爱工程 北京青爱教育基金会
最新资讯文章
- 张银俊理事长到访泰宁开展教育调研,助力革命老区教育协同发展
- 【北京日报】两岸一家,让爱起飞!两岸青少年系列公益活动在京举办
- 【华夏经纬网】两岸一家,让爱起飞——北京青爱教育基金会与台湾周大观文教基金会联合主办公益交流活动举行
- 【新京报】“两岸一家,让爱起飞”公益活动在京举行
- 【中国评论通讯社】兩岸一家,讓愛起飛 兩岸青少年公益活動舉行
- 【中华网】两岸一家,让爱起飞——北京青爱教育基金会与台湾周大观文教基金会联合主办公益交流活动圆满举行
- 两岸一家,让爱起飞——北京青爱教育基金会与台湾周大观文教基金会联合主办公益交流活动圆满举行
- 【今日头条】“两岸一家 让爱起飞——写给海峡对岸的你”主题公益活动顺利举行
- 青爱基金会主办联合国可持续发展高级别论坛边会——以创新与包容赋能青年,共绘2030可持续发展愿景
- 彭丽媛出席2025年“爱在阳光下”夏令营开营式
服务热线010-8440427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