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艾快报2010(第四期):成都大学首开性教育选修课300名学生昨与老师热烈互动
返回列表
加入收藏 来源:青爱 发布日期:2010-05-14 浏览:-|
青艾小屋快报(第四期 2010-5-7)
青艾工程四川基地 首席专家:胡 珍
青艾基地援建者:中华慈善总会
学校名称:成都大学
成都大学首开性教育选修课300名学生昨与老师热烈互动
3月1日晚,有“四川省学校性教育推行第一人”之称的青艾工程四川基地、成都大学师范学院教授胡珍给近300名成大学生带来了一堂在成都大学校史上开创先例的“性科学与性健康公共选修课”。两个小时的性话题,不仅让可以容纳300人上课的阶梯教室爆棚,也让学生们从头笑到尾。
胡珍在成都大学开设的30个学时的性教育公共选修课,每次3个学时,每学时45分钟。晚上七点多,当记者走进胡老师的课堂时,课堂上正在进行热烈的讨论“什么是性?”胡教授首先让同学们匿名写出自己的答案,再公布在黑板上。4块黑板上密密麻麻写出了大学生对性的理解。“减轻压力”“生活”“传说”“神话”“种族繁衍”“公母”“阴阳” “云雨”……大学生的答案千奇百怪。
课堂上,大学生对胡老师的提问也踊跃回答。粗略统计一下,报名来听课的男生占了七成,教室里坐在前面的大多是男同学,女生则坐在不起眼的角落里,发出低低的笑声。
胡老师说:“性是一种科学,以前我有学生到了21岁都不知道什么是性,还闹出了把湿疹当成性病的笑话。”她说“这个男生既没有性生活,又没有洗过公共盆浴,居然以为自己得了淋病。这都是缺乏性知识的表现。”“性仅仅是情感的升华吗?中国对性的忌讳,让大家觉得性是可以偷偷地做,不能公开地说的隐私。”
胡珍总结说:“父辈谈恋爱走到大街上连手都不好意思牵,而现在的大学校园,‘柳树一行行,情人一双双’,搂肩搭背是小意思。”“性教育应该从半岁的孩子就开始。 父母轮流抱孩子,跟孩子做皮肤的接触,让他感受来自阴阳两个世界的人的爱,这就是最初的性教育。”
在被调查的小学教师中,有九成认为在小学生中开展性健康教育课非常必要。在性教育方面,超过八成的中学生渴望从父母、老师那里得到正面的性知识教育。
胡珍告诉记者,她将不仅仅在成大开设性健康教育课,同时还将努力到其它学校举行相关讲座:“我们将把性健康教育坚持到底,也期待社会各界的关注和支持。”
青艾工程四川基地
2010年11月3日,中国青少年艾滋病防治教育工程全国首家基地正式落户成都大学。成都大学在青春期教育、性健康教育和艾滋病防治方面有非常厚实的基础,成立了四川省性教育师资发展研究中心,首席专家胡珍教授是国内最有代表性的性教育专家之一,四川省教育厅支持胡教授建立了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四川性社会学与性教育研究中心。
本文标签:青爱小屋 青爱工程 青爱基金会 中国青爱工程 北京青爱教育基金会
相关青爱简报
- 青爱简报2025【第2期】
- 青爱简报2025【第1期】
- 青爱简报2024【第4期】
- 青爱简报2024【第3期】
- 青爱简报2024【第2期】
- 青爱简报2024【第1期】
- 青爱简报2023【第5期】
- 青爱简报2023【第4期】
- 青爱简报2023【第3期】(母爱教育助力乡村振兴座谈会专刊)
- 青爱简报2023【第2期】
最新资讯文章
- 张银俊理事长到访泰宁开展教育调研,助力革命老区教育协同发展
- 【北京日报】两岸一家,让爱起飞!两岸青少年系列公益活动在京举办
- 【华夏经纬网】两岸一家,让爱起飞——北京青爱教育基金会与台湾周大观文教基金会联合主办公益交流活动举行
- 【新京报】“两岸一家,让爱起飞”公益活动在京举行
- 【中国评论通讯社】兩岸一家,讓愛起飛 兩岸青少年公益活動舉行
- 【中华网】两岸一家,让爱起飞——北京青爱教育基金会与台湾周大观文教基金会联合主办公益交流活动圆满举行
- 两岸一家,让爱起飞——北京青爱教育基金会与台湾周大观文教基金会联合主办公益交流活动圆满举行
- 【今日头条】“两岸一家 让爱起飞——写给海峡对岸的你”主题公益活动顺利举行
- 青爱基金会主办联合国可持续发展高级别论坛边会——以创新与包容赋能青年,共绘2030可持续发展愿景
- 彭丽媛出席2025年“爱在阳光下”夏令营开营式
服务热线010-8440427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