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艾快报2010(第五期):恋爱课堂可否进校园?
返回列表
加入收藏 来源:青爱 发布日期:2010-05-18 浏览:-|
青艾小屋快报(第五期 2010-5-14)
小屋编号:000014 专责教师:袁志莹
小屋援建者:董希源
学校名称:天津市美术中学
恋爱课堂可否进校园?
早恋,也许是很多孩子心中渴望的美好经历,家长们眼中恐惧的洪水猛兽,老师手中烫手的热山芋,做为一个未成年人教育中绕不开的话题。近日,天津市红光中学青艾小屋的社团师生们与家长开展了一次讨论活动。
学生:早恋性知识贫乏
“班上不少女生都有男朋友,”一位高二女生说,“中学阶段恋爱是一种成长,不应该把早恋引发的不好的结果全部归咎于早恋。”早恋却往往导致性行为的发生。由于性知识贫乏,中学生面临的问题可能困扰他们一生。“我们知道怀孕不好,但我们不知道怎么避孕。老师上课更多的是进行性心理与性生理的教育,却较少涉及如何避免后果发生以及后果发生后如何处理。”一位初二女生说。
学校:爱情教育“空场”
学校进行了一项关于“恋爱课堂引入中学课程”调查。近九成学生表示需要这样的爱情教育。就现状而言,无论是学校教育,还是家庭教育,不同程度地存在着爱情教育的“空场”现象。主要表现为:成人回避或放弃对中学生的爱情教育。很多学生表示在学校没有机会接触这些内容。在家庭中,不足一成的家长主动与孩子交流或进行爱情教育。“当有爱情方面的困惑时,有哪些方式可以和老师家长交流?”对此问题,被调查的学生中,仅2%的学生选择的是“谈心”。
家长:担心教唆孩子
“我小孩本来没有恋爱的,听了这些课想拍拖可怎么办呢?”家长王先生道出很多家长的担忧:“好端端的一个孩子把全部精力都放在学习上,现在教他们这些不是分他们心吗?快要高考了,万一她尝试拍拖影响了成绩谁负责?恋爱以后可以学,但是高考只有一次。”王先生认为,恋爱课程对于学生没有太大的作用。“要约人外出,打个电话就行,相关书籍也很多,要防止这类事情发生,单靠恋爱课堂作用并不大,最终还得靠学生自律。”
教师:选择不管不问
针对早恋问题,近半数的老师反对学生亲密交往,但随着学生年龄上升,选择“不管不问”的老师比例也逐渐上升。老师们坦言,自己往往也处于两难境地,想管但又不知道如何去管,一些老师为了避免师生矛盾,引起学生极端行为,只要不在校园内“越界”,就不加干涉。即使进行干涉,也主要以不影响学业为最终目标,造成了性教育的狭隘和无效。
青艾小屋专责老师袁志莹说:“我理解学校和家长的矛盾心态:既担心学生不对异性感兴趣而有‘问题’,又担心他们对异性感兴趣而出‘问题’;既觉得应该对他们进行这方面的教育,又担心给他们这方面的教育会带来负面效果。为何如此?原因在于人的意识自觉不自觉地将爱情与冲动、生理本能、乱性、丑陋、肮脏等词连在一起,谈‘爱’色变。”
其实爱情教育是美好情感的教育。关注爱情体现着对美好人性的理解、尊重与向往,倡导爱情教育旨在引领人们追求真、善、美,帮助人们获得心灵的净化、纯洁、安顿。倡导爱情教育也不是“怕怀孕”、“怕艾滋病”、“怕丢人”的教育,更不是“处女保卫战”。正视爱情教育的价值,才有可能真正开展爱情教育,才会营造健康、向上、追求爱情之美的和谐氛围。(文/袁志莹)
本文标签:青爱小屋 青爱工程 青爱基金会 中国青爱工程 北京青爱教育基金会
相关青爱简报
- 青爱简报2025【第2期】
- 青爱简报2025【第1期】
- 青爱简报2024【第4期】
- 青爱简报2024【第3期】
- 青爱简报2024【第2期】
- 青爱简报2024【第1期】
- 青爱简报2023【第5期】
- 青爱简报2023【第4期】
- 青爱简报2023【第3期】(母爱教育助力乡村振兴座谈会专刊)
- 青爱简报2023【第2期】
最新资讯文章
- 张银俊理事长到访泰宁开展教育调研,助力革命老区教育协同发展
- 【北京日报】两岸一家,让爱起飞!两岸青少年系列公益活动在京举办
- 【华夏经纬网】两岸一家,让爱起飞——北京青爱教育基金会与台湾周大观文教基金会联合主办公益交流活动举行
- 【新京报】“两岸一家,让爱起飞”公益活动在京举行
- 【中国评论通讯社】兩岸一家,讓愛起飛 兩岸青少年公益活動舉行
- 【中华网】两岸一家,让爱起飞——北京青爱教育基金会与台湾周大观文教基金会联合主办公益交流活动圆满举行
- 两岸一家,让爱起飞——北京青爱教育基金会与台湾周大观文教基金会联合主办公益交流活动圆满举行
- 【今日头条】“两岸一家 让爱起飞——写给海峡对岸的你”主题公益活动顺利举行
- 青爱基金会主办联合国可持续发展高级别论坛边会——以创新与包容赋能青年,共绘2030可持续发展愿景
- 彭丽媛出席2025年“爱在阳光下”夏令营开营式
服务热线010-8440427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