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日报]无锡构建多元平台心理健康教育:借助“网”力
返回列表
加入收藏 来源:青爱 发布日期:2012-06-26 浏览:-|
近年来,社会各方对学校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呼声越来越高,但受各类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力量薄弱、专业师资队伍匮乏的掣肘,这一工作难以有效地展开。近日,无锡无锡市首家“青爱小屋”在梅村中学挂牌成立,“青爱工程空中联盟”全国师资
培训会议也同时举行。会上获悉,校管中心近年来探索整合无锡市属学校心理健康师资队伍,借助于“网络”力量,为突破心理健康教育“瓶颈”提供了新途径。杨海娟是梅村高级中学唯一的专职心理教师。据她介绍,学校针对高中三个年级开设了不同的心理健康课、讲座和活动,学校心理室还不时地接受团体辅导和单独咨询。同时,她还身兼心理健康学生社团的指导老师的工作。面对如此大的工作量,杨海娟却并没有感到力不从心。“多亏了一张‘资源网’,其他中学乃至高校的心理老师和专家都可以成为我的师傅或帮手,帮我出谋划策,解决问题。”
像杨海娟一样,其他无锡市属院校的心理老师也可以享受到这样的“待遇”。记者了解到,校管中心于2007年10月组建了“心理指导委员会”,将无锡市属院校的一批专兼职心理教师和专家有效地组织起来,定期实施专业培训,还在无锡市属院校间联合开展活动,相互之间取长补短、实现资源共享。
除了校外的资源,各校由自己的专职心理教师牵头,在校内也搭起了一张“师资网”。在梅村中学,校内每一位35岁以下的班主任老师都是杨海娟的“心理助教”,就连部分学生也是她的得力助手。今年高二的沈锦昊是该校心理社的成员,和其他50多名成员一起,通过排演心理剧、编发心理杂志等途径,关注着全校同学的心理健康。“在老师的培训下,我也成为了半个专家,同学有时候会来找我咨询,我也会帮他们理清思路,分析问题。”学校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对这支工作队伍的培训,使其成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要力量。
如今,无锡市属院校的心理教师们又多了一张新的“网”,旨在关怀全国青少年心理健康的“青爱工程空中联盟”向梅村中学等无锡市属学校敞开了大门。“通过这个平台,我们可以和全国各地的心理老师以及专家实现远程互动、消息互通。”校管中心负责人告诉记者,“利用各种手段建立教育网络和平台,改变了学校‘单打独斗’的局面。”
本文标签:青爱小屋 青爱工程 青爱基金会 中国青爱工程 北京青爱教育基金会
相关媒体报道
- 【中国报道】以爱为桥,深化中非民间交流合作
- 【中国日报网】青爱基金会在非洲多国开展系列高层访问与公益行动
- 【中华网】以爱为桥,深化中非民间交流合作
- 【中国新闻周刊】以爱为桥,深化中非民间交流合作
- 【人民政协网】以爱为桥,深化中非民间交流合作
- 驻马达加斯加使馆举办“丝路心相通”中马民间合作交流会
- 【中华网】莫干山春雨:人类与地球建立新契约
- 【中华网】“星火有你”青爱公益巡回演唱会唱响西湖之滨
- 2025人与自然读书周活动媒体报道
- 【中国报道】谷雨:“2025人与自然读书周”暨全民阅读系列活动在德清启幕
最新资讯文章
- 两岸一家,让爱起飞——北京青爱教育基金会与台湾周大观文教基金会联合主办公益交流活动圆满举行
- 青爱基金会主办联合国可持续发展高级别论坛边会——以创新与包容赋能青年,共绘2030可持续发展愿景
- 彭丽媛出席2025年“爱在阳光下”夏令营开营式
- 2025年6月活动反馈
- 彭丽媛出席2025年“鼓岭缘”中美青少年联谊活动
- 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美好社会——探索中国式教育创新国际交流会在京举行
- 英雄精神 薪火相传——青爱基金会携手土壤中心助力隆化教育振兴
- 青爱故事 | 深山沟里,与时间赛跑的“蝴蝶宝贝”
- “爱的教育公益行”全国图展(2025年 第2期)
- 青爱工程国际爱心大使参与“文明对话——中国的茶与服饰”活动,助力中国公益理念国际传播
服务热线010-84404273
